按流程生产很重要。无论工序长短,按流程生产的想法都一样,它是一个一个地按顺序加工零件,根据后工序的领取状况推进工序进展的机制。(32)自化自化指发生异常时,通过停线或使设备停转,找出问题点求得改善。例如,如果气缸盖上必须打开的孔未打开则停转的装、不拧到规定的力矩值则停转的拧紧机、模具上未正确放工件则停转的装等,我们在车间随处可见这种根据机械设备或产品的特性,不借助人力而自己判断是否停转的自动机械。与此相反,以机械设备替换人手作业为目的开发出来的机械,被称作自动机械。自动机械的缺点是,即使发生异常,它也不会自己判断,所以,人必须站在机械旁边,判断异常情况后,关闭机械。例如,即使钻头或切削工具破损,机械也继续运转,于是生产出不良品。或者,即使切削碎片堆积如山,机械也继续转动等。对于自动机械,必须在使用过程中动脑筋研究其使用方法。看看自动送件状态下的加工状况,就会发现加工工时(需要人手的时间)与加工时间相同,产生浪费。因此,要做到加工工时≠加工时间,就必须推进自化。换言之,把人的工作与机械的工作区别开来,力求有效利用等待时间。
11
f《等待时间的有效利用》
手工作业机械自动送料等待加工时间(加工工时)
加工工时加工时间
自化与自动化的区别如下:
自
化
自
动
化
发生异常时,机械自己判断后停转。
人不切断开关,机械就一直运转下去。
不会出现不良,机械、模具、夹具不会破损。易发生不良、故障。机械因异常而停转,所以,问题点显而易见。由于依赖人手保护,因而难以防止再发生。可实现省人化。仅限于省力。
(321)另一种自化“发生异常时,机械停转”这种思考方法也可应用到生产线上,那就是被称作“另一种自化”的生产线上的自化。即如何思考人手作业时的自化。例如,在总装生产线也必须实行自化。这时的“自”指工人自身的“自”,如果认为自己正在进行的作业“这样不行”或“不良”,那么,让工人自己停止传送带的运转。用极端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每个工人都手持生产线的停线开关,如果感到稍有一点异常,则立即停线。因为制造出不良品、不合格品,说明你当时没做工作。这样,在人手作业中推进的方法,被称为“另一种自化”。(322)用于了解生产状态的电子显示板改善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点。现场改善停滞不前的原因多是由于不清楚哪些是问题、哪些是浪费。相比之下,消除浪费的手段与方法并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