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缺乏诚信意识,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频频毁约,造成了企业人力成本的浪费,也不利于毕业生自身的发展。再次,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就业心态。一些学生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过于焦虑和恐慌,没有正确认识形势,严重缺乏自信心和心理准备,在求职过程中没有目标和方向。对自己过度怀疑,在招聘过程中不能很好展示自身的能力,甚至出现逃避就业的现象。部分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将目标锁定大城市,从而减少了自身的就业机会。针对上述因素的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完善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优惠;深化改革,增加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就业。就高校而言,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就毕业生而言,学好专业知识,注重社会实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参考文献1卿石松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方法J人口与经济,2012012郭玲霞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53刘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体系构建J中北大学学报,2011124李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4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