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栩静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年第04期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入手,探讨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基础。关键词就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心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业难度也随之日益增加,在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面临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一)供需严重失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供给远远大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供给角度看,自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增加。2003年是我国扩招后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突破200万,随后几年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岗位将增加4000万,但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将占很大一部分比率,留给高校毕业生的仅剩下不足60。显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其增长的速度远远不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愈演愈烈。(二)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供给和社会需求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院校存在显著的就业结构性失衡。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对口,出现产销不对路的情况。从地区看,我国毕业生倾向于在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到中西区欠发达地区就业是毕业生不得已的选择。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一直是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而中小企业往往对毕业生没有吸引力。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三)高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趋升据统计,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比率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待业。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考研和出国作为不得已的选择。就业不理想成为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和出国的主要原因,以此来暂时逃避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有很多毕业生并不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找不到接收的就业单位,而是抱着错误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态度,在就业单位之间反复挑选,出现频频毁约和改派的现象,最终延误了就业计划的落实。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