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只有当覆盖范围最大时才会最强目前就全国而言除国有集体企业基本覆盖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大多数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尚游离在养老保险范围外还有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至今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老年保障问题也尚未解决这一问题不解决社会保障关于权利保障、普遍性、平等性等基本原则就没落实部分公民仍未享有相应的养老保险权益。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
1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须进一步扩大。在新制度实施以后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虽然从国有企业扩大到了非国有企业参加保险的人数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全国范围来看养老保险在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公有企业中覆盖范围仍然比较小。以全国养老保险搞得比较好的北京为例1998年底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仅为30。其他地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更低甚至不到10。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乃至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的就业人数减少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由1997年的8671万人下降为1998年底的84758万人而同期参加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则由25334上升为27273万人。养老保险金支出的增加需要有更多的人参加养老保险才能筹集到比较充足的养老保险基金。在经济成分多元化非公有企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养老保险覆盖面过小将制约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因此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应当把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中来。
2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须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对于基金的共济性和抵御基金风险功能的影响我们用以下事例来说明在1998年《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之前在湖北省内武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达26但筹集到的养老基金仍然不够支付而其他城市缴费率仅为16但是用不完还有大量养老基金滚存积累。如果实行省级统筹在一个省内基金的共济功能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统一制度规定的缴费比例偏低。1997年颁布的“决定”规定企业缴费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其中3转入个人帐户个人缴费为个人工资的8这就是说工资总额的17用于社会统筹即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11用于在职职工的个人帐户积累两项合计为工资总额的28。在实行统一制度之前的1996年养老费用的实际支出达到了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