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素质上的差异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后天的成就大小。基于以上理由,我们认为“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美国的斯坦莱霍尔也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这些说法不适当的夸大了遗传素质的作用,并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根据。二、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直接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这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之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由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社会环境主要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围;第二,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容;第三,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总是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能造成个体发展的巨大差异。(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如何?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方面。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的同时,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创造能力,积极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
环境决定论者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说法都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了机械唯物论。
f第三节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一)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社会环境中的特殊一部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原因在于: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第三,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第四,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限制和排除一切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利用和发展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但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他的主导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