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从儿童期,少年期到青春期这个阶段,即个体的基础教育阶段。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生理方面,身体的发展是先头
部后四肢,先中心后边缘,肌肉的发展是先大后小,即先发展大肌肉后发展小肌肉;心理机能的发展顺序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喜、惧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初生婴儿的脑重量是390克左右,为成人脑重量的三分之一。儿童长到六岁,脑重量达到1200克左右,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以后的发展便缓慢下来。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等。2、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教育工的基本依据。换言之,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容和方法。关于如何划分年龄阶段,一般是根据生理年龄,结合心理发展特点来划分的,通常划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
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容和方法。3、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f正常儿童的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使其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个体的差异也是多层次的。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表现在∶(1)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如青少年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期,第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是青春发育期。在高峰期身高、体重发展较其它年龄阶段更为迅速。
脑重量的增长也是不匀速的,新生儿的脑重量是390克,是成人的25,出生后的脑重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增长速度是先快后慢,第一年最快,以每天一克的速度增长,9个月的时候达到660克,2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