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爱心与教育》教育要有爱心和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
作者:作者:刘凤敏读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很感动!这本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作者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很感人。他和学生之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他是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朋友、兄长、父亲。《爱心与教育》的每一页、每一个字都浸润着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呵护和关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那些很是不易,因为,我们很多教师把教书当成谋生的工作而李老师则是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所以我们在整本书中我都能感觉到那真挚的爱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那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我们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家里玩;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讨论8090节目……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作老师。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有教师的尊严,也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如果有教师抱怨学生不爱自己的话,并不是学生对我们缺乏爱,而是我们缺乏感受爱的心灵。‘人之初,性本善’,童心即爱哪怕是最调皮的学生,也是爱老师的。”这让我想起了学校里惹事、捣乱的学生,常常令我很生气。但是在过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时我又常会收到他们的贺卡或苹果,他们也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