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英语解读
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完善课程理念,保持课程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强调能力培养,适当降低要求,加强教学指导。《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使教师更好地通过课堂指导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课标的全文解读,我把整个课标透露出来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层面:“综合、自主、效率、创新”。全文围绕着培养学生发展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以加强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效率为手段,鼓励教师帮帮助学生及学生自我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创新地改进学与教策略的英语学习过程的指导方向。
一、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原稿
修订稿
人才素质的需要、信息时代的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双重性质。首次提出
需要、多元化社会的需要、学了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将对学生终身受
生智力品格的需要。
益。
《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注重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原稿
修订稿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性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
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5.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展。
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力。
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f《标准(2011年版)》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这一课程理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