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防火基本措施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的基本条件,为了有效地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针对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燃烧爆炸条件的形成和相互作用,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同时还要控制燃烧蔓延途径和爆炸冲击波的扩散,避免更大范围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排除发生火灾爆炸的物质条件
(一)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物料,代替可燃材料、物料。1在可燃构件上覆盖、粉刷防火保护层可提高其耐火极限,如在木板和可燃材料上粉刷水玻璃调制的防火无机涂料,其耐火湿度可达到120℃;木吊顶阁栏板条抹灰浆2cm,可变成难燃烧体,增加耐火极限050h。2用不燃清洗剂代替汽油或易燃溶剂清洗沾油机件和零件。3生产中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物料,代替可燃材料、物料。某些化工、制药生产常常使用大量溶剂,可考虑通过工艺的改进,以不燃的或危险性较小的液体做溶剂,沸点110℃以上的液体常温下一般不会形成爆炸浓度。(二)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防止物料泄漏和空气渗入生产过程中处理的液体物料具有流动性、气态物料和粉尘具有扩散性,如果生产、使用的设备、容器和管道密封不好或操作不当,就会造成跑、冒、滴、漏现象,以致物料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负压条件下操作时,如果设备、管道密封不好,空气渗入设备内也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般来说,渗漏多发生在设备主体连接处以及设备的封头盖、入孔盖、观察孔、液位计、取样口、管道和管件的连接处以及设备转轴与壳体的密封处等。防止泄漏的措施(1)正确选择连接方法(2)正确选择密封垫圈(3)设置检测仪器(4)操作的安全要求(5)注意维修、保养(6)检漏试漏,保证密闭性
f2防止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滞留在能够散发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场所,应采取加强通风,定期清除室内粉尘等措施,以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环境。3严格清洗或置换设备和管道对于生产、输送、储存可燃气体的设备、容器、机泵和管道等,在进气前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其内部的空气,防止进气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停车前,同样需要用惰性气体置换掉设备内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特别是检修时需要动火时,设备内的可燃气体或蒸气必须经置换,分析合格后,才能进行检修。对于盛放过易燃、可燃液体的桶、罐、容器以及其设备、动火、动焊修理前,必须用水或水蒸气将其中残余的液体及沉淀物清洗干净。置换、清洗操作和动火取样分析均应符合要求,按操作规程执行。4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