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样的培训,需要这样的教学理念。(2)进一步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使用培训。一方面我们要指导教师如何做课件,但另一方面还需对教师进行网络知识与操作的培训,特别是课程整合过程中的相关的知识。要使单一的课件制作工具培训和信息网络技术培训相结合,而且要加强浏览器的使用、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资源信息的上传下载、信息的发布与反馈、邮件的收发与QQ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要注重实效性。(3)鼓励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理论学习。教师仅靠专家讲学还是不够的,在理论方面的学习是必要的,因此可以在校园网上提供一系列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如李克东、黎加厚、何克抗等教授的文章,让教师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领会和理解整合的含义。因为一般教师都有一种惰性,让教师自已在互联网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可由电教中心负责查找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包括理论文章、专题报告的幻灯片或视频录像等,放入校园网中,这样教师一打开校园平台,就会主动去学习。让教师在无意间强化这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2.处理好计算机与其他媒体设备的关系在课程整合过程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不过是一种工具,而上面的案例反映了教师对课程整合工具理解上的偏离,认为整合必须用计算机,用传统电教媒体(如录音、电视等)就不是整合。这导致目前评判公开课时认为不用计算机不能评奖等怪现象出现。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动辄用Flash做一个课件,替代有些演示实验等,如有一位教师讲波动,用计算机模拟各种横波和纵波,但就是不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学生易接受的波动的例子。整合是目的,而用何种工具或媒体整合,这要从实际出发。信息技术只是在整合功能上比其他媒体的优势更突出,但并不是万能的。根据教学需求,有的课完全只用录音、电视或投影等就可以了。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达不到投影、幻灯、录像的使用的教学效果,或者只是简单地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使用就毫无意义。开展课程整合,应在充分尊重各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尽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有多个,方式有多样,信息技术无论是作为演示或辅助工具,还是合作学习工具,整合的目标应是一个,即培养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
f学质量。我们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清晰地理解信息技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