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古诗文中的意境正是诗情画意的真实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将诗与画巧妙衔接,带动学生把握古诗的意境。
教学《静夜思》之前笔者要求学生们带来自己的彩笔和画纸,在课堂上完成诵读教学的环节后,笔者鼓励学生们结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将《静夜思》这首诗画成一幅画。这是将诗转化为画的过程,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仔细思考、品味诗中的意境,构造出诗句的画面。听到这一要求后,许多同学都感到很兴奋,马上投入到绘画的过程中。通过淡黄、白色和青色等冷色调,简洁的屋内陈列和清幽的窗外景色,学生们都能把握诗句描绘的寂寞、清新朴素的意境和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之后,笔者让大家拿着自己的作品,认真观看,然后朗诵《静夜思》这首诗,希望学生们在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受中,提取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这样的环节,通过对诗情画意的构筑,引领学生们自主地理解诗句情感和意境,完成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过程。
三、课外赏析,拓展涉猎
小学生向往课外更多的知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无穷无尽,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课外赏析内容,拓展其涉猎,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促成其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
完成《春晓》的教学后,笔者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包括《题都城南庄》《惠崇春江晚景》《游园不值》《绝句》(杜甫)等等,这些古诗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色,但是在风格上均有不同,体式上也各有特色,内容都比较简单,容易理解,适合小学低段的学生。笔者将这些古诗列出来,先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试着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鼓励学生们品析这些古诗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春晓》的异同之处。学生们发现这写诗句大多描述动物和花草等植物,比如鸭子、鸟儿、燕子、红杏、春花、小草等等;多用生动活泼的语句,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沙暖睡鸳鸯”等等。探究了这些古诗特点后,笔者鼓励大家将这些课外古诗也背诵下来,这样当提到春天时,学生们自然而然能够说出或者想到更多诗句,丰富了内涵的同时,也拓展了涉猎,一举多得。
笔者在小学低段古诗文的教学中,把握学生记忆力好、语感强的特点,抓住学生们喜欢图画和拓展涉猎的心理特点,制定了诵读教学、意境品味以及课外赏析三种教学策略,收到了令自己满意的效果。古诗文教学还有更多、更好的路径亟待教师们探究,也希望在全体教师持续钻研学生特点的过程之中,在积极优化教学路径的努力之下,小学古诗文教学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悦巧妙导入意境灵活解读文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