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裁以芳化湿浊理气和胃湿浊之邪可从阳化热或久郁化热湿热中阻者用三仁汤合黄连温胆汤以清热祛湿化浊通腑若脾虚甚而湿邪亦重选用香砂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渗湿,治疗前后入院患者营养分级发生明显改变尤其Cr、Hgb、Alb、PA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程晓霞15调理脾胃除多从健脾益气和温运脾阳着手,还特别重视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脾阴虚证的存在,在临床临证中还要顾护胃气,用药轻灵,重视气、血之间的关系,补泻结合,通过调理脾胃使得人体正气充足,气血生化有源。陈锦华等人16则从整体出发,以和法为基调,以脾胃为着眼点,兼顾气机升降的协调。赵玉庸基于补后天养先天的思路,多用黄芪、茯苓、(焦)白术、猪苓、(炒)山药、当归等健脾利水、益气生血之品,使脾运得健,气血生化有源,后天得充,则先天得养;采用二陈汤、砂仁、蚕沙、(炒)枳壳、(熟)大黄、乌贼骨等药,上和胃降逆,下通腑泄浊,使胃气得降,腑气以通,改善纳差、呕恶、大便不通等胃肠症状。脾胃同治,可使清升浊降,一则有益于补气生血,二则有助于湿浊毒邪的祛除,减轻浊毒害肾。
周静媛教授17在慢性肾衰竭诊治过程中标本兼顾,主张培补后天而滋养先天,用药轻灵而缓缓图治,以补益脾肾之气为本,活血泄浊解毒为标,顾护胃气贯穿始终,临床可有效延缓肾衰竭的发展进程。肖相如教授18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上升、尿素氮上升者,不论患者有无脾虚的证候,都应在补肾的基础上积极健脾,尤其是在尚无脾虚表现时及时健脾,对保护肾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时可考虑加用半夏泻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治疗。4、结语
CFR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病,难治病,慢性病,到终末期唯有替代治疗,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无尽的负担,中国传统医学对肾脏的各种阐述尤为丰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中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整理总结他们的经验对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治病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f1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治浅析
2黄春林教授应用调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3史伟教授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4黄文政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5林家坤阴火理论在慢性肾衰竭疾病中的应用6黄元御“一气周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7运用升降理论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探讨8孟景春从脾胃论治疑难杂症验案3则9乔成林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10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经验1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