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十一章慢性肾衰竭r
【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r
(一)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定义和分期r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mlmi
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hro
ickid
eydiseases,CKD。而广义的慢性肾衰竭chro
icre
alfailure,CRF则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r
根据1992年黄山会议座谈会纪要,慢性肾衰竭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肾功能代偿期;②肾功能失代偿期;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④尿毒症期(表5111)。r
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表5112。该分期方法将GFR正常≥90mlmi
的肾病视为1期CKD,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早期CKD的认知和CRF的早期防治;同时将终末期肾脏病e
dstagere
aldisease,ESRD的诊断放宽到GFR15mlmi
,对晚期CRF的及时诊治有所帮助。显然,CKD和CRF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CKD患者中的GFR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r
应当指出,单纯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GFR60~89mlmi
而无肾损害其他表现者,不能认为有明确CKD存在;只有当GFR60mlmi
时,才可按3期CKD对待。此外,在CKD5期患者中,当GFR为6~10mlmi
并有明显尿毒症时,需进行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透析治疗可适当提前)。r
(二)慢性肾脏病与慢性肾衰的患病率与病因r
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有关发达国家统计,近30余年来慢性肾病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据有关统计,美国成人(总数约2亿)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09,慢性肾衰的患病率为76。据我困部分报告,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10,其确切患病率尚待进一步调查。近20年来慢性肾衰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五位至第九位,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之一。r
慢性肾衰的病因主要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慢性肾衰的主要病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在CRF各种病因中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也有明显增高趋势。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肾病”ischemic
ephropathy,在老年CRF的病因中占有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