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⒈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的组成
⒉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⒊知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⒋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⒌了解结晶现象
⒍知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⒎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课前预习】
【课堂导学】
知识点1溶液的形成
⒈溶液
⑴概念:
或
分散到
里形成的
、
混合物叫做溶液。
⑵基本特征:
、
、
(3)组成:由
和
组成。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色,FeSO4溶液为
色,Fe2SO43溶液为色
b溶质可以是
、
或气体;
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⒉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①物质溶于水,水为
。
②固体、气体物质溶于液体物质,
物质是溶剂。
③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
物质的是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碘酒
氯化亚铁溶液
盐酸
生理盐水
白酒
石灰水
注意:CuSO4或CuSO45H2O溶于水,其水溶液中,溶质均是CuSO4,溶剂为H2O
知识点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⒈概念:在
下,向
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溶解时,
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⒉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91
f注:aCaOH2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b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①溶于水温度显著升高:
、
、
②溶于水温度显著降低:
③溶于水无变化:
、
知识点3溶解度
⒈固体的溶解度
⑴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
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⑵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外因: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⑷溶解度曲线
例: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3℃时A的溶解度为
。
②P点的的含义
。
③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④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
。的方法提纯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