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等9提出仅提取2次的前处理方法回收率在844~984,满足检测要求。但该方法省去了液液萃取步骤,需要真空浓缩,不能使用普通的减压旋蒸仪,对硬件要求较高。本试验加标回收发现,提取2次的提取回收率为420~710,明显低于提取3次的816~938,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因此,选择提取3次(表2)。
按照GBT203612006的方法使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净化2次,实际操作中,因为样品中脂肪等杂质影响,第2次萃取过程中经常出现乳化分层困难、有机相和水相混溶、倒置现象11,直接影响下一步旋转减压蒸馏,严重影响回收率和图谱基线(图5)。相比使用改进后方法(图3、图4),可以看出图5不同样品的基线和峰面积波动较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但如果不采用液液萃取分离水相和有机相,直接旋蒸浓缩提取剂,因提取剂中水分含量高,旋转减压蒸馏时特别容易出现爆沸。如果采取氮吹浓缩,因为提取剂量太多,提取剂大部分为乙腈且含水量高,耗时太长(至少1h)且很难吹干。该方法只使用20mL二氯甲烷液液萃取1次,节约了时间,避免因萃取水相和有机相分层困难、混溶、倒置造成的回收率损失。
23仪器方法的优化
fGBT203612006的方法流速为13mLmi
,容易造成色谱基线不稳定,影响目标物质的积分与定量(图5、图6)。改为10mLmi
后色谱基线相对平稳,对目标物质的积分影响较小(图7)。
3小结与讨论
比较了国标方法GBT203612006中孔雀石绿残留量不同提取次数和净化次数对回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前处理和色谱条件,将原方法提取4次、液液萃取净化2次的前处理操作减少为提取3次净化1次,同时将色谱方法的流速从13mLmi
降低为10mLmi
,节省了前处理时间和试剂用量,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基质干扰,避免了原方法液液萃取造成的提取剂乳化、分层困难和回收率、精密度偏低的情况,同时使色谱基线更加稳定,对目标峰积分的影响更小。改进后方法检测限由原国标方法的050μgkg降低为040μgkg,回收率由原国标方法的70~110提升至818~1008,精密度达到093~832,均达到并优于国标,值得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翟毓秀,郭莹莹,耿霞,等孔雀石绿的代谢极力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1):2732
2奇云水产品中的“三致”禁药非法食品添加剂“孔雀石绿”J家庭医学,2012,7(2):53
3刘名扬,肖珊珊,于兵,等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3540
4周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