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主备朱玉宝
9、穷人使用人
课
时班
第级
1
课时六(二)班
朱玉宝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等词语。体会课文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穷人生活的艰辛和善良的人性;树立同情弱者,感恩社会的价值观。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2、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自主合作学习,分类划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简单标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学习重难点
学法指导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教师复备或课后反思
一、板书课题,学生解题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二、抓住关键词,了解桑娜的心理活动1、读课文第1到第11自然段。(1)了解人物桑娜,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是什么?(2)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忐忑不安)2、再读课文9~11自然段。1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他会说什么呢?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2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
42
f概括地说一说。3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难怪她忐忑不安。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4、再读课文9~11自然段。5、根据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课文(1)我们知道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的事情,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看看桑娜为什么认为“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2)你从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中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第2自然段)(3)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4)桑娜一家生活贫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都已经是深夜了,还没有回来,为了养家糊口,甘愿冒生命的危险。“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深夜一边等丈夫一边织补破帆。就是这样辛勤劳动,“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家境艰难,这种贫苦的生活是靠着桑娜勤劳能干和渔夫冒着生命危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