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答疑。加强培优转差工作,在现有条件下,要确立提高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光荣的意识。鼓励教师利用校园网为学生答疑,给学生提供更为及时、便捷、优秀的服务。全面开展各文字学科及音体美、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等竞赛的辅导活动,力争在省级以上竞赛活动中有更大突破。考查:要规范考试行为,严肃考风考纪。实行两周一练、一月一测制度,学校每月统一组织举行一次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每次考试后都要认真总结、分析,提出教育教学整改意见。每个教师每次考试后写出成绩分析报告上交教导处,各项材料将统计存入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单元检测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安排。2.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组织重温教学常规,落实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制度,领导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情和学情,并及时将评价情况反馈给
f教师,督促其改进工作,增强教师的质量责任意识。3、建立正常的教学管理制度。每节课教师要提前3分钟做好准备到教室上课,并督促学生进入课堂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时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离开课堂,不准坐着上课,不准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不准醉酒进入课堂,上课不准接听电话,手机应关机。坚决杜绝旷课现象。加强上班纪律的检查与管理,采取年级自查、学校检查抽查等手段落确保上班及教学纪律,杜绝只签到不上班等违规现象发生。对迟到、旷课、矿工者在绩效考核时要扣分。4、室外课管理。体育课、活动课等室外课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课,提前准备好要用的教具,安排好每一分钟,做好安全工作,上课前要强调安全、纪律,上、下课时都要清点学生人数,严格按作息时间执行。5、课程建设与管理。大力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规范校本课程的开设流程与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本校教师和特长及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发挥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步形成本校的课程优势。力争有50以上的学生参加各种校本课程学习与训练,使“尊重差异提供选择”的育人理念落到实处。严格按上级规定开设学科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教学计划办事,不随意增减学科课时。开好并逐步规范校本课程和活动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组织优秀的教师重点开发综合实践课,创建学习与生活沟通的桥梁,挖掘学校特色,品味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6、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及期末学生评价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规范各种名册,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