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利用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质。但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误区: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演示数学现象,忽视教学规律的探究;重视演示数学内容,忽视师生交流;重视形式,忽视内涵。要走出这些误区,作为数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认真制作课件。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数学误区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时,则能更好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进而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在它运用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一些误区、漏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客观看待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利与弊,发挥优势,走出误区。
一、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具体
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一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十分枯燥,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最佳的创设情境的工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情境、动态的画面以及辅以的声响或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否正确计算,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的理解,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如忘了“÷2”专门制成幻灯片,通过“分”、“合”动态模拟、闪烁等功能显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重合,确认他们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再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他们是同底同高,再分开,要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用“底×高”然后再“÷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强了表象,加深了理解,自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又如,应用题也是小学生最头疼最不爱学习的一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