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这三个地区市场上各国制造业产品的竞争状况来观察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在特定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定义为AiXiCi。其中,i代表某种产品,Xi为出口目标国家(例如美国)从X
页脚
f
国家进口的该产品数量,Ci为该国从中国进口的该产品数量。Ai大于1则表明其他国家相对中国该产品在特定竞争市场更有竞争力,小于1则表明中国的该产品在此市场更有竞争力。1、在美国市场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在美国市场上,我们选择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四个国家为行文简便起见,我们把欧盟也称为“国家”。作为对比。从对比国家看,中国制成品的竞争力一直在上升。2001年,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相对于中国制成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些国家相对中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分别为1、8、1、32、1、03、1、18;而到2004年,只有欧盟相对中国仍旧具有竞争优势,其他三个经济体相对中国的制成品份额已经处于弱势,即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对于中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分别为1、19、0、78、0、59、0、63。即使是在2004年竞争力仍然强于中国的欧盟,20012004年相对于中国的竞争优势指标也在不断下降,已经从2001年的1、8下降到了2004年的1、19。这表明,在美国市场,中国制造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均有所提高。
从分行业来看,中国最强的产业是“其他制成品”,办公和电信设备已经超过了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二强产业。中国最弱的是运输设备(特别是汽车)、化学品、集成电路及元件、动力机械及设备,并且这些产品的竞争力还在萎缩。
页脚
f
与领先者欧盟相比,中国的化学品(特别是药品)、运输设备(特别是汽车)、动力机械及设备劣势最明显,而办公和电信设备、其他制成品(特别是个人及家庭用品)、服装、纺织品竞争优势比较大。2、在欧盟市场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欧盟是发达国家集中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联合体,欧盟的不断扩大将使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大、更统一以及更稳定的市场。我们主要选取了欧盟25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美国、瑞士、俄罗斯等4个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在欧盟市场上,中国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力基本上都表现为不断增强的趋势。目前,美国(2004年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1、153)和欧盟以外的欧洲国家(2004年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5、68)制造业产品的总体竞争力都强于中国,但中国已经超过了瑞士(2004年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0、449),俄罗斯则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