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教学目标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2课时)
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知识技能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5.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1通过想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过程方法
2.通过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NaCl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张青莲教授的史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结构特点,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离子符号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学生认知分析
第1页共7页
f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的构成,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节课要继续想象并探索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教师讲述科普小论文《漫
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游原子世界》。
画出原子的构成:
学习兴趣。
【问题1】根据文章内容描述,画出原子的构成。
运用教材图39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原子的构成”有关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问题2】根据论文描述,你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引入新课】那么原子核外的电子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呢?我们一起看看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学生猜想,并发表意见:(1)围绕一个中心运动,不会离开原子;
(2)好像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
(3)运动速度特别快……
环节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阅读】阅读教材P54第12自然段和图310,并提炼出核心内容。
培养学生阅读能阅读教材,完成阅读作业。
力。
第2页共7页
f倾听,理解:(1)原子核
【讲解】
很小,居于原子中心;(2)电
子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作高速运
(1)原子核与原子的相对大小关系。动。
(2)(投影)以氧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为例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并讲解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层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