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走进我们的生活
作者:张丽萍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2017年第5期
摘要: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初中生学好古诗词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陶冶情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巧用新知,让古诗词走进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关键词:古诗词;兴趣;生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14古诗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精髓,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它展现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它用简单的文字、精练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富有独特意境的画面。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不少教师采取的是背诵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所教内容,大部分初中生只是简单地识记,并没有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针对古诗词教与学存在的不足,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巧用新知,让古诗词走进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适当补充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古诗词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意象模糊,意境较难把握。但它并不是不能把握,讲授课文的时候适当描绘作者当时的画面,让学生根据内容发挥想象感受诗词的意境。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学生说完自己读出的画面后,笔者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路边有枯萎的藤蔓,缠绕着一棵垂老的古树,树上有一只归来的乌鸦,一座小桥下面流着潺潺的水,旁边有着温馨的小屋,一家人都在屋里。而荒凉的古道上,只有萧瑟的秋风,一匹瘦的不行的马,已经没有力气继续前行了。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只有我这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想念着家,愁肠寸断。他们更快速地了解了诗歌内容并想象出画面表达出来的意境,体会游子思家之情。
二、把古诗词的道理与生活相联系,丰富学生的思想诗词透着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道理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让古诗词走进生活,让学生从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正确看待生活和社会,提升个人修养。
1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阔达的胸襟作为激励的人生格言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他们成长,挫折和消极的观念也是他们人生的一种体验,让他们从中学会正确看待消极的状态。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笔者让学生结合刘禹锡的经历体会其在历经挫折后保持乐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