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尚未建成校园网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和教育科研网络中心的作用,贯彻“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竞争、资源共享”的资源建设方针,注意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机制主要是依托各学校和省电教中心,集中力量开发建设一个包括中小学教学软件信息资源、中小学同步教学信息资源、教育科技信息快讯等模块化的,能与各地教育部门和部分中小学、家庭联通的,功能强大的省级教育信点中心资源库。以便为广大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软件和资源支持。r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县教研室的作用,构建教研网络,各学科教研员在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上,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全县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r
r
r
r
r
(五)、教育观念转换滞后、教学方法不合理r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r
r
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重视,现在站在中小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都不是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毕业。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过来,通过培训走上信息技术教育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至于实践,对他们来说,挑战就更大了,有时根本无法应付。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由的游戏课、聊天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机房,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也没有明确的任务,有的地方学生整个学期上机就是练打字,还有的地方小学学打字,初中也是学打字,到了高中还是在打字,好象只有打字才算实践。r
r
r
r
(六)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r
l.课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