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21世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飞速发展,提高人民的信息技术知识迫在眉睫。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教育发达地区或城镇学校来说,简单易行,很容易开展,然而在教育较为落后的农村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却实为不易。
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1、学校信息化建设落后,难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农村小学中,只有极少数中心小学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完全小学仅有远程教育模式二设备(电脑、VGA接口数字电视,可构成一个简单的多媒体教室)。教学点无任何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各校虽都开设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但大多数学校教师苦于无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无计算机让学生实践,只能纸上谈兵,何以搞好信息技术这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的教学工作。2、各级部门领导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上级有关部门不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出明确的教育目标,没有将信息教育纳入正常教学管理体制。学校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副课,县上也不会纳入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只要开设了就行了,能上则上、不能上就算了。导致教师完成任务,有的上课读读教材,有的索性在信息
f技术课上完成其它教学任务(如,语文、数学、英语)或让学生自习。认识落后、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3、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专业素养较低,教学缺乏专业性。各校均无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再者虽然部分教师对计算机较为熟悉,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知识缺乏系统性。因而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不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就是讲授给学生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准确性、拓展性较差。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对策1、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保证,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学校资金有限,必须调动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办法上设备,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常开展。2、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