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能自学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三、“271高效课堂”模式(一)课前准备1.老师要提前到教室,组织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书本,发放好学案,准备好多媒体,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2.规范板书学习目标至黑板的右上角。3.鼓励学生通览学案,初步感知本节课学习内容。4.组织课堂,起立并互相问候,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
f(二)目标解析教师简要地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联系高考简单解析其地位,增强课堂针对性。(三)回顾训练1.学生自主总结上节课复习内容。2.通过针对性的题目对重点内容进行训练。3.小组展示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并由此引入本节课复习内容。(四)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前由老师提出要求,包括时限、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2.以学案为中心,结合课本等相关材料,自主学习,强化记忆。3.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好出现的疑点和新发现的问题,准备好讨论的自主内容。4.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必须安静(记忆内容除外),集中注意力,快速、高效、按时完成自学任务,绝不能任务未完成就开始讨论。5.引导学生学会在自主学习中清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6.学生自主学习期间,老师要一边巡视一边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五)有效讨论1.讨论内容为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和学案上老师设计的重点问题。2.讨论规则:讨论前由教师规定讨论的时间和要求,由小组长控制好讨论的进程;先在小组内分层(可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指20的优秀学生,B层指70的中档学生,C层指10的后进学生)一对一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扩大至小组讨论,其中A层重点帮助解决B层问题,C层旁听学习或先整理C层讨论的成果;然后B层帮助C层解决,A层进行自主拓展;问题经小组讨论未能解决
f的要以书面的形式反馈至老师手中。3.老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积极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掌握学生出现问题的一手资料。(六)合作探究1.分组展示:总体原则是B层展示,A层点拨,C层提升。(1)各组任务不同时,可让小组按顺序展示汇报,其他小组负责质疑、提问和补充。(2)各组任务相同时,可利用评价调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并把竞争结果作为评价依据。(3)各组任务互补时,要让相邻两个小组成员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