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良习惯,我的做法是,谁座位底下垃圾多,就负责清扫全班,让其身受垃圾之苦,厌恶这种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三、学习惩戒个别学生不交作业,我让其把同样的题当同学面做一遍,或背下来,如做不到,则在班级做检讨,检讨自己的懒惰及对自己的放任,并承诺如下次再犯怎么办。有同学考试不写作文,是不愿写,也不会。就让其写日记,使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和提升写作能力,从而使其端正考试态度、增强面对考试的信心和毅力。四、实施惩戒教育的策略及要点(一)了解惩戒的代价和风险任何一种手段的采取,都会涉及到“风险”和“代价”的问题。惩戒在教育管理中作为一种手段被应用,也不例外。惩戒也可能使学生经历尴尬或者遭遇贬低、诽谤,即实施惩戒要“冒险”。在教育管理中,实施惩戒应是一种通盘考虑,权衡利弊的结果,是一种最优化即消耗力量最少而能提供最大最持久的结果。
f(二)教师惩戒学生的权限既然教师有全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惩戒,与之相应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限问题。可以说,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关于惩戒的权限问题都有涉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原理和义务第八条教师应履行的义务中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阻止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6条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从以上的法律条文和条款中,我们都能体会教师惩戒学生的权限的规定,这为我们教师在实施惩戒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着眼点和落脚点。(三)在惩戒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在教育管理中,在实施惩戒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要可行。注意惩戒的可接受性,教师采取惩戒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使其改正缺点和错误,而个性的千差万别使得惩戒的使用要把握致意实际的操作性,要对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做深入的了解。第二,要适度。教师在惩戒学生的时候要看场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面子,考虑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要注意不要琐碎,事事指责,动辄处咎,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第三,要到位,主要是指惩戒的一贯性。如果错误的行为没有受到惩戒,或者教师放弃了对违规行为的惩戒,那么更多的错误行为就有可能发生。惩戒的力度应该与违规行为的破坏性程度具有一致性,同时,对同样的违规行为的前后惩戒要具有一贯性。第四,要注意惩戒的针对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