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教科书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
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小朋友们,看,孙悟空,今天我们就和孙悟空一起去学习。孙悟空带了些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可喜欢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却说“且慢!要想吃桃,首先要先学会分桃!,把6个桃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大家能帮它们分一分吗?(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孙悟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谁来说说你把6个桃子一堆分几个,另一堆分几个。学生回答并用课件出示3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来看这3种不同的分法,你们觉得哪种分法是公平的?为什么另外2种分法是不公平的,师生共同交流。指出:公平的分法中,两堆桃的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谈话:我们首先看公平的这种分法。2堆同样多就是每堆同样多,在数学上每堆我们还有另一种说法呢!大家看,这一堆是1份,这一堆也是1份,一共有几份?(2份)
f指出:每堆同样多就是每份同样多。让学生说说,这6个桃每份几个,分成几份,并课件展示。(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意在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考分把这6个桃分成2堆,学生有很多种分法。这样的操作有一定的思维容量,问题的探究空间大,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与相应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谈话:6个桃还可以怎么分,每份也是同样多,又能分成几份呢?请大家拿出学具袋中的6个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分完自己说说你的6个桃,每份几个,分成几份。学生操作后师生讨论交流。比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