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师介入校园游戏的益处及其方式1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根据教师对游戏介入程度的高低,约翰逊将教师的角色分为六种(1)不参与者:成人对游戏有不予关注。(2)旁观者:成人旁观儿童的游戏而不处于其中。(3)舞台管理者:成人帮助儿童微游戏准备,并在游戏进行过程中给予支持。(4)共同游戏者:成人参与游戏并成为游戏同伴。(5)游戏带头人:成人参与游戏并积极地丰富和延伸游戏。(6)导演:成人控制游戏,并告诉儿童怎样做,或重新引导儿童关注教育性事宜。
教师要适时引导游戏中的学生,调整他们在游戏中的状态,善于捕获学生在游戏中的细微心理,必要时帮助他们调整游戏心态。2教师可采取“筛选”、“改造”、“再造”三种策略去走近小学生的校园游戏,不断增进对游戏价值的认识,借助游戏里了提高我国校园游戏的品德发展功能,多渠道丰富小学生的校园游戏资源,鼓励学生发展多样玩伴,挖掘传统游戏的宝贵价值。
第十章仪式活动与小学生品德养成19、仪式教育的主要类别及影响维度主要类别:家庭仪式教育、学校仪式教育、
社会仪式教育、朋辈仪式教育、媒介仪式教育影响维度:行为维度情感维度精神维度几种典型的学校仪式(考一两个)
f1升国旗仪式式
2入学仪式
3颁奖仪式
4扫墓仪式
5上下课仪
第十一章传统文化与小学生品德教育20、将中华美德融入品德教育目标内容体系最核心和根本的是:完整吸收和接纳中国传统美德体系的思想精髓,使之系统性地融入当代品德教育目标体系,发挥支撑作用。(一)“美德族”与仁、义、礼、智、信五德框架仁德教育善良慈爱包容柔和,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关怀教育义德教育正直勇敢忠诚毅力,人权教育、公正教育、爱国教育礼德教育诚敬尊重光明畅达明礼自律,纪律教育、礼仪教育、心理教育智德教育谦虚谨慎知足不贪,学科教育、法制教育信德教育对人生有信仰、对未来有希望、对自己有信心、对他人讲诚信,希望教育、信仰教育(二)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核心承载作用1、国学经典教育的争议与批判继承2、内容与方法的匹配,选取时候诵读与背诵的经典篇目3、根据经典的不同类型,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在思维模式方面,“慧性经典”启用的是直觉和灵感思维,应该注重以音韵促进意蕴和境界的领悟,“智性经典”不仅要诵读,也需要理解和践行。所以用“知行合一”方式来学习这些经典。(三)利用传统文化的多样资源涵养儿童品德1、神话故事作为德育资源2、琴棋书画等技艺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