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引导的方案。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案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学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要求、例题、课后练习题,语文学科的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字词、问题答案等,则不必在教学案上出现,只需标明在参考书或教材中的页号)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④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5)板书设计: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
f精品文档
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政治、英语、历史、地理等要求每课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
(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上完一课后或一节课后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失。
3.课件使用要求。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基础上使用,不能滥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使用课件的课例,在教学案中要有课件使用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二、部分学科备课的重点要求:(1)作文每学期大作文7篇,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范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2)数学学科:复习课板书应体现知识网络。(3)英语学科:要有必要的情景创设和活动设计。(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