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练习册来做题。那是一本16开64页的练习册,要求我一周内做完,而且准确率不低于85,完不成再加码。于是那一周除了上课和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那本练习册上,直做得两眼昏花涕泪纵横,直到现在看到物理练习都恶心。不过从那之后,我的物理成绩基本上都在平均线以上了不知是因为做了那本练习册夯实了基础,还是怕再遇到那样的惩罚,从此学习认真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彭鹏:我最怕的是数学老师。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惩罚学生有他的一套“独门秘笈”,那就是如果学生考试没考好,就罚学生写一篇3000字以上表扬他的文章,要求不浮夸、不吹捧,真实可信有感情。下次没考好,还写,而且不能与上次雷同。他对我们这种另类“处罚”的理由倒也简单:“我教你这么辛苦,你还考得这么差,让我很不高兴。你得写表扬文章让我高兴,我高兴了,我们就扯平了!”不过他的这种处理方法不是“一刀切”,而是选择那些应该考好却没有考好的同学。而这“3000字”、有“真情实感”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只好搜肠刮肚回忆数学老师的万般好处,你别说,这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顿悟:如果我们再考不好,就太对不起他了。是鼓掌欢呼“你真棒”“你最棒”效果好,还是有效地惩戒更能触及一个人的灵魂?你是主张“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认为应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请“主罚派”与“反罚派”各自陈述观点,以切身体会和耳闻目睹的事例进行辩论。校园bbs:罚之论辩刘鹏飞(反罚派):我始终相信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教育专家卢勤则说得更形象:“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诀,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因为中小学生心智和他们的身体一样尚未发育成熟,一旦出错就会受到家长、老师的处罚,这只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畏首畏尾,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我身边有一些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同学,他们性格的形成,往往都是因为受到过这样那样的处罚或家长、老师管教过严所致。相反,那些性格阳光,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都是平日里老师、家长管理宽松、受到赞赏较多的同学。赵燕青(主罚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一般来说,惩罚是针对故意犯错的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而适度的处罚恰恰是帮助犯错者记住教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