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220元的消费税以及33%的所得税。这种高税赋会给啤酒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但这恰恰造成了中国啤酒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因为高税赋能给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带来的可观收入,使其有了盲目建厂的冲动。
另一方面,国家从2001年5月起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在维持现行的出厂价的25和15消费税税率的从价征收办法的前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同时取消现行的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税收调整使白酒产量大幅度下滑,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作为白酒的替代产品,此举却有利于啤酒、葡萄酒的行业发展。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已经多次运用宏观政策的力量,力图整顿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但是地方保护主义具有一定的“惯性”。一些既得利益者唯恐市场化后他们的利益丧失,因此尽量维护这种“惯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啤酒市场竞争中的地方特色。
f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2015年规划我国对啤酒的产业政策和规划内容包括: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档次创立世界名牌;重点发展口味纯正、醇厚的高档啤酒;逐步提高国产啤酒在高档消费市场中的比例,继续开发不同类型、不同风味特点和使用不同后修饰技术的啤酒使品种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纯生啤酒2015年纯生啤酒占啤酒总产量要达到20以上;发展中国的大麦基地扩大国产大麦的使用量。国家的宏观政策:国家降息的目的主要是刺激消费,这对啤酒销售来说更是一个契机。由此看来,金融危机、降息以及看似与啤酒业发展不相关的政府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啤酒业的发展。2、经济环境GDP及居民消费增长:GDP与居民的消费的增长肯定会拉动消费水平的提高。
区域经济优势:啤酒主要产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经济优势是这
f些地区的啤酒消费量高速增加。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经济危机以来在国际大麦出口锐减的同时,中
国啤酒行业对大麦的需求却在增加。经过连番的并购、扩张,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连续多年维持高速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大麦进口国。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发展速度仍高达15。然而对啤酒大麦需求巨大的中国却并非大麦的传统种植国家。大麦上涨导致啤酒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作物展望和粮食状况报告》指出,预计2009年201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2208亿吨,比上一年度减少34。3、技术环境
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上个世纪,日本朝日啤酒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