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知觉、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熟悉、亲密的人之间。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歧视。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该模式认为,人们往往仅仅根据几个对个体意义大、重要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近社会常模管理自己、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人所好。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人格特征、能力、工作性质等。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的信息具有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刺激客体的原因。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亲合的作用包括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避免窘境、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影响亲合的因素主要有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恐惧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关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个体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以往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是有差异的。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家庭教养方式、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包括社会控制的需要、对无能的。侵犯的构成包括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罗伦茨。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