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8年有9套试卷设置了文言虚词题。(十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07年北京,2008年广东、浙江、江西等地在文言文考查中单独设置了本考点试题。虽然目前直接考查本考点的命题较少,但本考点却更多地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其他题型中,特别是分值日益增长的文言文翻译题中。各地高考题中,在很多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要求里,就直接指明了本考点为采分点。因此,本考点仍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之一。(十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目前多数地区只考翻译,但也现出了翻译加主观问答式的题型(如2007、2008年福建卷)。主观问答题基本上是检查对全文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情况。近两年还出现了断句类题型,也应引起重视。(十五)筛选文中的信息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对考生阅读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设为两道题,赋分6分,题型相对稳定。
f(十六)古代诗歌鉴赏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可看出诗歌鉴赏命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诗、词、曲都有涉及,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时间跨度大。2、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边塞、风物、咏史、羁旅行役等多个侧面。3、2007年考查比较阅读是一个亮点,2008年广东和湖南采用宋诗和唐诗比较阅读。4、题目采取多题一般两小题,有的三小题)、多问一般一到两问,多的有三问的方式对诗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查。有的题目不容易分清考查的是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技巧,所以在复习训练时,也不可截然分开。5、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因为评价的难度太大。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因为形象、语言是表层的东西,对语言、形象的分析,最终要归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来。(十七)自然、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与科技类文本阅读相比,社科类文本阅读有强化趋势。2007年全国18套试卷,科技类文本阅读占5套,社科类文本阅读占12套。2008年,科技类文本阅读占7套,社科类文本阅读占10套。(十八)文学作品阅读纵观近年各地高考试题,文学作品阅读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1、体裁以散文为主。连续两年2005、2006年),散文垄断了文学作品的阅读。2007年除海南(宁夏)卷节选古典名著《水浒传》外,其余全部是散文。2008年高考,小说阅读增至4篇,但仍以散文阅读为主。2、内容丰富多彩。3、命题方式保持稳定。4、考试的能力点以筛选和整合信息、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