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写广告词、图文转换等新题型。已从过去提取信息、给某一对象或概念下定义、写一句话新闻等较为简单的形式,发展到近两三年创造出写主题班会主题词,拟写成语、手机短信,给一语段概括主要信息、主要内容,拟定标题,提取关键词等新题型。(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007年浙江卷第22题、2007年湖北卷第21题、2008年江西卷第21题等都涉及到了选用句式。2008年高考,有山东卷、海南/宁夏卷、全国卷Ⅱ、辽宁卷、江西卷、四川卷设计了仿写试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从题型看,主观表达题越来越多,客观选择题越来越少。从主观题的命题范围看,修辞的运用集中在三块:一是语言表达中规定辞格;二是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辨析修辞手法,主要是对修辞表达效果的赏析;三是在现代文阅读中修辞手法辨析及鉴赏。同时,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作文的表达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也成了衡量考生语言水平的重要依据。(九)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明显地将语言运用这六个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考查,单一考某一个要求的少之又少。(十)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2007年有上海、辽宁、江西、重庆、湖北、天津、浙江、北京等八省市考查了文学常识;其他省市没有专题考查。2008年只有重庆、湖北、江西和江苏加试题考查了文学常识,且是与各句混合设置。
f近几年试题要求默写的句子是绝大多数学生熟悉的,体现了“常见”的特点。从来源看,绝大多数出自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少数延伸至背诵篇目之外或者教材之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篇目,体现了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从题型看,大多数省市把名句名篇作为一道独立的试题来考查,也有部分省市把名句名篇与文学常识同题考查。(十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纵观近几年的文言实词考查,命题人往往青睐三类词语:1、有文化味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如2008年全国卷I第8小题“刚遣长子迟喻贼”中“喻”字,“开导”之意,现代汉语中有“喻之以理”等词语。2、古今含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如2007年江苏卷第8小题“道济趋下阶”中“趋”为“小步快走”之意,而现代汉语中鲜用此意。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如2007年福建卷第8小题中“扶而去之”中的“去”是使动用法,“使……离开”的意思。复习时要着重留意这些词语。(十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近年的各地高考试卷,大部分直接设置了对虚词理解的考查题型。20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