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出示:1/42/4让学生计算,然后再出示:1/21/3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理解自己尝试计算。到反馈时,有三种结果分别是1/5,2/5,5/6,然后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最后我用两张同样的纸演示结
5
f果,明白算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加深学生的印象,减少错误的发生。把错误充分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讨论,引发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使他们在纠错中发展,不断成长。
四、有效的课堂练习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学习后,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要适时加以练习,注重讲练结合。在练习时除了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设计。
低年级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如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中,当学生用小棒摆出10可以分成几组后,紧接着可以设计一个练习“我说你答”即我说一个数,你答一个数,要使这两个数组成10。可以先同桌互说,也可以教师和学生互说。这样做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适合低年级。
高年级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设一种情境,从而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使训练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一致,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联系。另外,课堂作业要选择典型例题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力求当堂训练,现场批阅,当堂反馈讲评,确保通过规范化、自主化和高效化的作业训练,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智力的效果。
五、注重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虽然所用
6
f时间不多,但是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能把这一环节抓实抓好,就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使重、难点得到强化和升华;能引导学生探讨钻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排列与组合”时,我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通过总结提出:1、用1、2、3组成的两位数,这样写12、13、21、23、31、32最好,既不多写也不漏写;2、写数时与数字的先后顺序有关,这是排列知识,而三个同学互相握手,与顺序无关;3、在写数时不能把0写在十位,那样表示的还是一位数等等。通过总结,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形成系统,从而转换为数学技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小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