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心理教师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3心理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辅导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4心理教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总结工作实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5心理教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对于自己没有能力辅导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辅导者要及时向心理治疗机构转介。
二、对来访者的责任
1心理教师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教师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教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教师应对来访者认真负责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从正面促进其成长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辅导教师辅导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辅导记录。
三、与来访者的关系
1心理教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的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心理教师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咨访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咨访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咨访关系。
word完美格式
f3当心理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4当心理教师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保密
1心理教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
2本辅导室实行保密性的工作原则。心理辅导教师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制度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都要本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辅导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三、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有特殊问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