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所选的内容散发数学味
数学综合与实践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的,也是最强大的动力。所选内容让学生在所学的数学知识基础上,通过用数学的过程来拓宽知识面,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大程度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要完成一个数学活动,学生往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也就是要解决与活动相关的许多数学问题。如,在六年级下学期学习圆柱的认识后,布置学生包装礼品盒,要求每位学生找一个圆柱形的盒子,用彩纸包装,再用彩带包扎装饰。学生一听到可以自己亲手包装礼品盒非常高兴,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在具体包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需要多大的包装纸?要先量出圆柱形盒子的哪些部分的长度?裁剪中应考虑到圆柱的底面有什么特征?侧面又有什么特征?需要多长的彩带?如何计算?”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和实践活动碰撞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把一个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解决了,才能完成看似简单但又复杂的实践活动。
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图形面积计算及测量方法的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有效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生活智慧和已学的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内容不仅有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更是融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设计活动于一体,大大提高了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效率。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实践情境,自主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综合与实践活动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导等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中解决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情境,创造良好的条件,留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
如教学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堂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张横着卷成圆柱形,另一张坚着卷成圆柱形。两个圆柱的体积一样大吗?猜一猜再计算。”大部分学生猜的结论是一样大。学生有个定势思维,即两张纸面积一样大,围出的圆柱的体积也会一样大。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猜想、动手实践、计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