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摘要: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有害物体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而影响到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产和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化肥、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失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然而化肥、农药的使用在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了危害,使用农用化学物质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施用过量或比例失调,以及不合理的方式和田间管理措施所致,也与农用化学物质本身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施入土壤中的化肥、农药,一方面在土壤中残留,另一方面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由此造成水体污染。
关键词:化肥;农药;污染;预防措施
1化肥、农药污染产生的原因
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很多农民片面追求产量最大化,劳动强度最小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顾环境污染。
2、当前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和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仍占主体,不利于化肥、农药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无法从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着手对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控制和一体化质量管理。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资源化利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力度不大,广大农民缺乏农技推广系统指导。
4、农业环保立法工作滞后,农业环保、监督和执法、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可依。
2过量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过量施用化肥能够削弱庄稼生产能力,庄稼就和人一样,吃得太饱不仅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不利于健康。施肥过量对庄稼造成危害的结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现,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另一个是容易发生病虫害,氮肥施用过多,会使庄稼抗病虫能力减弱,易遭病虫侵染,继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另外,过量使用化肥还会加剧环境污染,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第三方面的危害就是浪费大量紧缺的资源,如果能够把浪费掉的化肥节省下来,就会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仅在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了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