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亿吨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此外,我国化肥生产每年消耗的高
f品位磷矿石超过了1亿吨,而磷矿石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化肥生产还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
3防治措施
1、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
目前,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险。因此,应加强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化肥污染的严重性,调动广大公民参与防治土壤化肥污染的积极性。
2、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是我国传统的农家肥,包括秸秆、动物粪便、绿肥等。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豆科绿肥,比如行引草入田、草田轮作、粮草经济作物带状间作和根茬肥田等形式种植。另外,作物秸秆本身含有较丰富的养分,比如稻草含有05~07的氮、01~02的磷、15的钾以及硫和硅等。因此,推行秸秆还田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从发展来看,绿肥、油菜、大豆等作物秸秆还田前景较好,应加以推广。
3、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主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施用各种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方法。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可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减少化肥的浪费,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值得推广。
4农药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途径
伴随着农药给人类带来的正效益,其对环境的负效益也与日俱增。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途径主要有:通过污染水体、土壤、大气及环境等4种。
1、污染水体
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污染面积大,在使用过程中70~80的农药直接散落到环境中造成污染。农田施用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水体;或随农药生产厂直接排入河流;农药使用过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尤其是农田农药流失是水体中的重要来源。据资料显示:全世界生产了约150t农药,其中有100t左右仍残留在海水中。
2、污染土壤
f农药直接进入土壤污染。如:防治杂草使用的除草剂、种子拌种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在病虫害发生期,为防治病、虫、草害喷施的农药,一大部分落入土壤表面,另一部份随大气沉降、灌溉水和动植物残体而进入土壤,化学性质稳定性强的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
3、农药污染大气
农田喷洒农药时,一部分向扩散于大气中,农药厂废气直接排入空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