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质量奖惩”制度;健全“质量控制资料管理”制度;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制度;事故分析处理报告制度;各施工班组岗位责任制;质量工资兑现制等。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认真贯彻实施。
7、建立并有效运转报告、报表、资料呈送工程师审查的机制。二、施工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1)坚持图纸学习与会审,领会设计意图,提出修改建议,避免产生技术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2)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分段流水作业,划小施工段,增加流水作业面,使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措施详实、可行、可靠。(3)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对各工序可能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4)严格履行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总交底,单项工程前进行详细交底,所有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方式进行,未经交底,不能施工。(5)控制物资采购。作好供方的评价和材料的进货检验,确保用于工程的所有材料均符合质量要求。2、施工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f(1)严格进行材料抽检和工程试验。(2)实行工序质量监控。一是监控工序活动的条件,即“人、料、机、法、环”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二是监控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3)建立健全经理部质量管理部监督检查和施工队、班组自检制度,强化以项目质量工程师为核心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选拔坚持原则、不循私情、秉公办事的人员担任各级专、兼职质量检查员,确保和维护其权威性。(4)实行工序质量考核负责制,上道工序必须经检查验收满足本项目的质量标准并经签认后可转入下道工序的实施。(5)路基的填方、路面基层施工应先作试验段(样板带路)取得有关施工技术参数,在其检测数量符合规范要求,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6)成立主要工序的QC小组,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泥结石路面等质量的QC小组等,在施工中找出存在的问题,查出原因,制定对策,在实施过程中,按对策进行,然后检查、总结,再发现问题,循环进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7)控制测量和加密水准点设置,由测量队统一用全站仪进行,以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及精度,并保护好测量标志。(8)对隐蔽工程、管涵埋设等关键工序项目,实行旁站监督,全部施工必须置于质检人员的现场监督之下。(9)严格设计变更管理,遵循设计或工程变更程序。(10)加强对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分项工程制定防护措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