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1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2
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3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4事业
成就的学习动机。
14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
决不是决定活动的唯一条件。
15强化动机理论(由行为主义学派提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
获得某种报偿。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
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16成就动机理论: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
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
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17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1力求成功的动机(50)2避
免失败的动机(特难特易)。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他们
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的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
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如果成功的几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19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
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
因。而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
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
部环境等。
20自我实现理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
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33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
有得到充分满足。
34(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3
f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3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主要功能(1)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36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37对新异刺激进行反应的倾向,是动物和人类原始的学习需要。38学习动机是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前提,学习动机的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