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10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57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影响教师1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3工作中的情绪。1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内部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科学的教育观和良好的自信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59教师自身提高教学效能感的途径:一是向他人学习;二是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12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13教学反思的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抽象和重新概括阶段,积极的验证阶段。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14教学反思的成分: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15教学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教学监控能力
概念
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
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计
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分类
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
根据作用范围,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
因素
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
与意识;沟通性;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
反省性;职业发展性。
特征
能动性;普遍性;有效性。
影响和教育监控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督查官的角色,教学过程
作用
中的其他因素都要在它的监视、领导下进行。教学水平
高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往往也高。在具备一定的科
学知识以后,教学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
关键性因素。
发展及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到达自动化3敏
趋势
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迁移性的增强是教
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19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往往也高。
20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后,教学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教
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