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
摘要目的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沙湾区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9年发病最多,共发病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占4年总发病数的4116;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之间4个年龄组,合计发病303例,占发病总数的8783,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病例明显多余女性病例;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期是6月和10月;地区分布以城区为主;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结论20082011年沙湾区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ha
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手足皮肤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10d,平均为35d,可导致流行或暴发;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但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国家于200805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为此,沙湾区也高度重视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加强了对网络直报工作的监管。为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现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沙湾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沙湾区统计局。12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中规定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进行。1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结果21疫情概况20082011年沙湾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45例,其中临床诊断333例,实验室诊断12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8年发病最少(18例),年发病率为95410万,2009年发病最高(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发病数
f占4年总发病数的4116表1。22流行特征221时间分布20082011年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发病,但发病高峰期是6月和11月。发病最少的是3月和8月,各发病5例,发病最多的是11月,该月发病64例,占发病总数的1855(图1)。222地区分布沙湾区所辖的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