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热数据:
C2H4g3O2gC3H6g92O2g
2CO2g2H2Ol3CO2g3H2Ol
ΔH11411kJmol1ΔH22049kJmol1
第6页共11页
6
fC4H8g6O2g
4CO2g4H2Ol
①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
ΔH32539kJmol1
②相同质量的C2H4g、C3H6g和C4H8g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

(填写化学式)。
③“烯烃歧化法”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丁烯裂解法”是另一种重要的丙烯生产法,但生产过程中会有生成乙烯的副反
应发生。反应如下:
催化剂
催化剂
主反应:3C4H8
4C3H6;副反应:C4H8
2C2H4
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和压强(P)变
化的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2
w
1
3
图1:(1)乙烯(2)图丙1烯(3)丁烯
图2
①平衡体系中的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
是工业生产丙烯时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指
标之一,从产物的纯度考虑,该数值越高越好,从图1和图2中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
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
(填字母序号)。
A300oC01MPaB700oC01MPaC300oC05MPaD700oC05MPa
②有研究者结合图1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450oC的反应温度比300oC或700oC
更合适,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其理由可能是

③图2中,随压强增大平衡体系中丙烯的百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


19.(12分)某同学做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铜片表面变黑,于是对黑色物质的组成
进行实验探究。(1)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第7页共11页
7
f实验1铜片与浓硫酸反应
操作
现象
加热到120oC~250oC
铜片表面变黑,有大量气体产生,形成墨绿色浊液
继续加热至338℃
铜片上黑色消失,瓶中出现“白雾”,溶液略带蓝色,
瓶底部有较多灰白色沉淀。
①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中盛放的试剂是

②为证明A装置中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铜,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探究实验1中120oC~250oC时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黑色固体中可能含有CuO、CuS、Cu2S中的一种或几种。【查阅资料】
资料1:亚铁氰化钾K4FeCN6是Cu2的灵敏检测剂,向含有Cu2的溶液中滴加亚铁氰化钾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资料2:
CuS黑色结晶或粉末
Cu2S灰黑色结晶或粉末
难溶于稀硫酸;可溶于硝酸;微溶于浓氨难溶于稀硫酸和浓盐酸;可溶于硝酸;微溶于
水或热的浓盐酸
浓氨水
【设计并实施实验】
实验2探究黑色固体中是否含CuO
操作
现象
i取表面附着黑色固体的铜片5片,用清水洗干净,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