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有这样一句名言:“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农村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的占大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也没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也不懂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的重任就落在教师特别是和他们朝夕相处班主任的身上。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2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3尊重别人的习惯: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得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f4守时惜时的习惯:人的一生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时间,所以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时代的要求,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有好的回报。6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努力培养好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7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守秩序,所有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秩序的习惯。8、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个人的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学习,做好工作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仅能让身体健康结实,而且能磨练人们的意志。热爱劳动的习惯:要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劳动:如美化校园劳动公益劳动。二、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f让学生逐渐掌握预习的方法。在预习的过程中要了解新学内容与以前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好笔记。2养成良好“姿势”的习惯。坐姿:小学生要求保持正确的坐姿。就坐时应该挺胸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写字姿势:上身做正,两肩齐平头要正,稍向前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