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考点6:义务教育制度
1概念: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3产生:始于近代,发源于德国。
4我国的发展: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学制年限:多种形式并存“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
专题五教育目的
◆考点1:教育目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6
f◆考点2: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观点: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巧记:有位公民拨(柏拉图)打恐(孔德)吓(赫尔巴特)电话,涂(涂尔干)害社会2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观点:个人价值;培养“自然人”。※巧记:有一个人,一路(福禄贝尔)(罗杰斯)嗦(卢梭),自然无人陪(裴斯泰洛齐)3能力本位论(能力培养)4知识本位论(传授)5宗教本位论6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7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考点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容:(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考点4: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1德育灵魂与统帅作用2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物质基础4美育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专题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考点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考点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分类:(1)自然情境下的观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