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惩罚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如体罚、谴责等
消退
无任何强化物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如不予理睬
3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
回避条件作用: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
◆考点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
2强化的分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考点5: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考点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专题十二中学生发展心理
◆考点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获得了课题的永恒性(912个月)
1“万物有灵论”;
前运算阶段27岁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14
f2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2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启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考点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1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
3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智力活动)和美感。
◆考点3:中学生人格发展
1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胆汁质
强、不平衡
不可遏止型(兴奋型)精力旺盛,好冲动(张飞)
多血质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活波好动,反应迅速(贾宝玉)
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安静稳重(牛顿、达尔文)
抑郁质强、平衡、不灵活
弱型(抑郁型)
行为孤僻,多愁善感(林黛玉)
2认知风格:
场独立性(内部参照,毛泽东,理科)和场依存性(外部参照,周恩来,文科)
冲动型(反应快,易出错)和沉思型(深思熟虑,错误少)
同时性(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和继时性(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
3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期(4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