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的发展需要,在内容选取上一般侧重于学校特色类、学生兴趣类和地域乡土类课程。后者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地域性视角。这也成为许多地方的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常见的切入点。社区蕴藏的丰富校外资源往往是校内资源所不能比拟的,它主要可分为人力资源、环境资源两大类。人力资源主要指社区内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的居民。例如,笔者所在学校依托社区资源,挖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整理民间艺术,特别聘请民间老艺人到校教授传统手工技艺,聘请精通民俗文化的艺术家到校担任民族文化课的顾问。此举解决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社区环境资源的开发为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提供了空间和丰富的文化基础设施,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注入了活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主要是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步骤或操作流程,这方面国内外有众多学者都做过研究,笔者所在学校主要是依据学者刘树在《走进校本课程开发》一文中所介绍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实施。主要包含六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对国家教育目标的校本化。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伊始,就要对周边环境、资源以及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全面而严谨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理性、具体、有梯度、可操作、可评估的课程目标。要警惕那种希望运用校本课程来满足所有学生全部需要的“高大全”的思想,这既是不必要的,也是超出学校现实能力的。
(二)落实教师。教师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笔者所在学校在解决专项课程教师短缺方面所采用的办法是“外聘内培”,即在校外聘请一些掌握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老艺人和精通民俗文化的艺术家作为校外特聘教师来校给学生讲课在校内选派一些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三)确定内容。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并安排合理的序列,还有课程时间的安排都是这一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联系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绝不是学校自己闭门造车的简单行为,而是要与周边环境、社会发生交流,充分挖掘、调动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此能极大丰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实施的途径。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积极与周边社区居委会联系,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访查到一些掌握传统手工花灯制作技艺的老艺人,并盛情邀请他们作为学校手工课的特聘教师定期到校给师生传授技艺。这对于学校手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编写教材。校本课程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