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者:马天阳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0期
文化意识就是指对文化的理解力。它不仅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力,而且还包括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以及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上,“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许多英语教师秉承中国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传统,着重讲解语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或与外国人交谈时带来诸多麻烦与交际障碍。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
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Wa
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Ta
g,NurseZha
g,外国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责任,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地区的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文化内容和教法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功能的特点,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一、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英语单词在使用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各种文化特征都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他们的印记,在教学中对英语单词的文化意义的融入是重要且必要的。例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对颜色的意义自然也有不同的理解。某些表示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