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看作是家庭和市场
的支持系统,起到支持和防止意外的作用。由于剩余型社会福利的暂时性和替代
性,常常被视为带有“施舍”和“慈善”的印记,福利的接受者也往往被认为是社
会的弱者或者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从而带有“蒙羞”的社会标签。
Midgley,SocialWelfarei
GlobalCo
text,Sage1997。
f时需Sr彳
2、制度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研究
制度型社会福利观点的最著名的代表是英国社会政策学创始人蒂特姆斯
RiehardTitmuss1959。他把社会中的活动分为两个基本的范畴:利润取向的
市场活动和福利取向的集体介入。换句话说,所有的非市场的活动都可以视为社会
福利。从制度型社会福利的角度看,社会福利不是在家庭和市场满足不了个人需求
时才介入的,而是社会结构中常规化的和永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
种不同于家庭和市场的再分配利益机制。社会福利的对象从弱势群体扩展到社会全
体公民,从而实现了选择性社会福利到普遍性社会福利的转变。社会福利的接
受者也不再被视为社会的弱者,福利也不再被视为是施舍而是公民的一项正当社会
权利,从而不再带有“蒙羞”的社会标签。可以说,
“福利国家是一个长期的
公民权演进过程所达到的最高峰”。但是,由于福利国家的明显特征是推行高补
贴、高福利、高税收和高保护的政策,在抑制强弱悬殊和收入分化、保证社会公平
的同时却削弱了市场力量,妨碍了竞争,制约了生产效率。随着
20世纪70
年代西方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高失业率,退休金和健康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对服
务的需求和支出在不断扩大,社会福利成为经济和财政的沉重负担,引起社会上不
同阶层利益群体的不满。
3、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研究
80年代初,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政党在英国执政,首先在英国,
最后在整个欧洲大陆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削减社会福利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攻势。英
国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的方针,就是削减或取消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把社会
福利的某些项目交给社会和私人办理,鼓励私人医疗和私立教育的发展。
f时需Sr彳
这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行让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共福利转变为私有性质,这一倾向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达到了顶峰,导致了福利危机。由于社会福利制度关系到千
百万居民的切身利益,若过多的触动群众的这些利益,则必然会遭到反抗甚至动
乱,社会的稳定将会遭到破坏。西方国家政党为争取更多的选民,都不敢贸然削减
社会福利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