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这种服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是“补缺”性的,所涉及的项目是传统的社会工作的内容。而广义的社会福利制
度的概念强调社会福利制度在促进和实现人类共同福利中的作用
⑤。可
见,社会福利的实践形态是制度及其运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基利(1997)
对社会福利的主要制度安排的描述如下:一是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个人、
家庭、邻里和社区为增进社会福利,履行文化和道德责任所承担的各种活动,如个
人帮助和照料家庭成员的活动。二是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安
排是由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出来的,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宗教的慈善活
江治强,社会福利概念、缘起与我国社会福利发展方向,中国民政,决策版,第
27页
②周永新,社会福利的概念与制度,中华书局,1998年版。
③威廉姆H科怀特,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版社,2003年版。④江治强,社会福利概念、缘起与我国社会福利发展方向,中国民政,决策版,第
27页
⑤尚晓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16页。
f时需Sr彳
动。三是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五大服务:一是社会保障或收入保障服务,如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二是医疗服务;三是教育;四是住房;五是社会工作服务和
对个人的社会服务①。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一、关于社会福利的模式研究
西方国家关于社会福利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欧洲的福利国家
从产生之日起到当前的福利改革,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中间道路学派——右
派自由主义一一社会民主义“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演变。伴随着理论的变迁,欧洲
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也经历着不断的调整。西方学者一般从剩余型、制度型和发展
型三个层次对社会福利政策做出理解。
1、剩余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研究
剩余型社会福利和制度型社会福利的划分是由威伦斯基HaroldWile
sk和
莱博克斯CharlesLebeaux在1958年出版的《工业社会和社会福利》一书中提出
的。剩余型社会福利的观点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家庭和市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自
然渠道,但是当发生诸如家庭解体、较大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或者个人年老、疾病等
的特殊情况下,家庭和市场就不能满足个人的正常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作为满足个
人需求的第三种社会机制即社会福利制度的介入,
当通常的制度
恢复正常以后,社会福利制度就会撤回。所以,这种机制常常被r